凌晨,RWA板块项目MANTRA(OM)短时间内下跌90%,从6美元暴跌至0.5美元,市值蒸发超55亿美元。
三小时后,MANTRA团队发布了一则声明,称此次下跌是由于不理性的清算引发的,和项目本身无关,并表示不是团队所为。
随后,OM从0.5美元附近拉升至1.2美元,短暂暴空。据Coinglass数据,短短四小时内,OM合约爆仓量达5800万美元。
在此次暴跌之前,OM自去年11月开始便经过多次暴力拉涨阶段,被社区唤作“强庄妖币”。
场外交易or团队砸盘?OM高控盘的一生近期,社区及多个数据检测工具网站发布消息称OM大户地址提币并转入交易平台,还有传言称OM已经完成了几笔折扣50%或以上的场外交易,而当有大户开始砸盘,场外买家也会陷入恐慌抛售。
3月25日,据TheDataNerd监测,MANTRA的投资机构LaserDIgital的地址向Binance存入170万枚OM,价值1149万美元。去年该钱包积累总计2700万枚OM,目前仍持有675.6万枚OM,价值4567万美元。
昨日,据Arkham监测,0xA8...A84f地址从Polygon的StakedOM合约中取出了77.6万枚OM,价值约584万美元。
另据GençTrader监测,钱包地址0x9a…1a28在23小时前向OKX转入了约2000万美元的OM。从过往记录来看,这个地址一个月前刚从Binance提走了大约4000万美元的OM,是之前拉高币价的鲸鱼之一。
多位OM大户砸盘被认为是此次暴跌的直接原因,但在社区看来或许这一切早有预谋。
空投PUA去年十一月,MANTRA官宣其空投规则,表示将此前的“3个月的悬崖期,随后是初始流动分配和9个月的线性解锁”更改为“将悬崖期缩短为1个月,接下来是11个月的线性解锁”引发社区强烈不满情绪。
初期MANTRA通过高调预期管理激发用户参与热情,宣称将分发5000万枚OM代币,并承诺上线即解锁20%,空投将在一个月内完成。
但在实际执行中,MANTRA接连修改空投规则,先是将“上线即解锁”改为“一个月后开始线性释放”,再进一步推迟为“10%首期释放,其余归属期长达三年”。同时配合路线图、代币分配结构等多项机制变动,MANTRA实质上通过不断拉长兑现周期,把社区流量沉淀为长期锁仓工具。
当用户情绪出现反弹时,项目方又引入治理投票机制以“社区共识”形式转嫁责任,但在实际操作中,投票权集中于项目团队或关联方手中,结果可控性极强。最后,部分早期参与者还被排除在空投名单之外,项目方以“Sybil攻击”为由冻结权益,却未披露详细依据。
高度控盘而之所以让OM近半年来不断拉涨的原因是其团队的高度控盘。据KOL@nihaovand透露,通常会配合三波不同价格区间的买盘社区轮番入场,共同推高代币价格。与此同时,项目方会为持币者安排场外退出的通道。这些退出后获得的资金,又会被用来拉升币价,为下一波场外资金流入做好铺垫。
此前,有多方爆料称MANTRA团队掌握OM代币90%的供应量,加密分析师Mosi曾撰文剖析称一个仅有400万美元TVL的项目,如何能拥有超过100亿美元FDV,答案是团队掌控了大部分的OM流通量。MANTRA团队在一个单一的钱包中持有792MOM(即90%的供应量),团队甚至懒得将这些供应分散到多个钱包中。
OM真实流通量如何?根据Mosi的分析,OM的真实流通量=9.8亿枚(流通供应量)-7.92亿枚OM(团队控制的部分)=1.88亿枚OM
然而,这个数字可能也并不准确。团队仍然控制着相当一部分的OM,他们利用这些代币对自己的空投进行女巫攻击,进一步榨取退出流动性,并继续控制流通量。他们部署了约1亿枚OM用于女巫攻击自己的空投,因此也需要从真实流通量中扣除这部分代币。
最终,OM的真实流通或许仅有8800万枚OM,较低的真实流通量让操控OM的价格变得轻而易举,同时也能轻松清算任何做空仓位。交易者应该对做空OM感到恐惧,因为团队掌控着大部分流通量,可以随意拉高或砸盘价格。
Mosi认为,OM背后可能涉及TritaurianCapital——这家公司从@SOMA_finance借贷了150万美元(@jp_mullin888是SOMA的联合创始人,而Tritaurian由JimPreissler拥有,后者是JPM在Trade.io的老板)——以及中东的一些基金和做市商。这些操作进一步压缩了真实流通量,使其计算变得更加困难。
这或许也解释了他们不愿意释放空投并决定实施锁仓期的原因。如果他们真的进行了空投,真实流通量将显著增加,可能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。
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金融工程,但看起来像是一个有意为之的计划,目的是减少代币的真实流通量并能轻易推高或爆砸OM的价格。